在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,对于很多企业来说,存在着“转了又没完全转”的共性问题。
有的企业,以零星的IT自动化不断探索,建了很多烟囱式应用,导致端到端流程没打通,无法做到信息协同。
有的企业,“抄作业”式照搬其他企业的成功做法,采用的产品、平台、工具和技术七国八制,到头来发现集成太难。
还有的企业,无意中重复建设了一些系统,不仅加大了运维管理的难度,还需额外支出大量的经费……
是什么造成以上尴尬局面?究其原因,是企业缺乏架构规划,任由数字化应用野蛮生长。
一、数字化转型,难的是“双线并行”
当前,处于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的双重变化中,受限于自研能力较弱、预算有限,很多企业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,容易落入“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”的窠臼,导致转型片面。
根据市场研究咨询公司IDC的说法,未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加速实现规模化创新——企业能够持续满足客户需求,在不断自身迭代的同时,与企业生态系统一同实现数字化创新。
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去满足海量的、碎片化的、实时的、多场景的客户需求,是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。
若只针对若干业务或管理运营的部分内容,进行数字化升级,比如实现平台协作这种简单可见的模块应用,是非常片面的,根本不算转型成功。
企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,必须做到“双线”同时推进。除了从具体的场景化需求出发,借助应用将转型落到实处之外,我们还要做好基础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,用数字化思维去重塑业务和经营管理的模式。
简单来说,就是要同时兼顾IT架构与全业务场景,既要满足企业上下游环节的流畅衔接,又要保障企业内部的数据流通。
二、低代码开发平台,助力企业“双线出击”
面对两条路线的不同需求和挑战,架构数字化,被认为是企业推进业务创新高效落地与运行的基础。
企业只有建立可演进的架构与资产,简化架构设计,形成统一的架构管控机制,同时把架构作为打通业务与IT的重要抓手,才能提升组织之间的架构协同与落地实践能力,让应用的实现更规范、更便捷。
针对没有做好IT架构管理、“转了又没完全转”的企业来说,比较经济的做法就是,通过低代码开发平台进行架构重塑,形成架构数字化和业务数字化双线出击的模式,推动数字化转型“行稳致远”。
其好处在于:低代码开发平台可以降低IT的复杂性,以标准化、统一化、端到端、柔性的可重用服务能力,及时解决业务快速变化与企业稳定服务之间的冲突,支撑“研产供销服”全链路场景的数字化。
整体来看,低代码开发平台是一种简单高效、功能强大的开发系统。它将技术要素、架构资产、需求资产等进行封装,让企业可以从业务和事项的视角去快速构建应用、持续交付应用。
在IT架构层面上,低代码开发平台从上到下,按范围、业务概念、系统逻辑等层层细化,形成相应的标准,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搭建与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底层架构、基础实施架构,确保系统可落地、可执行。
在IT项目层面上,低代码开发平台面向的是不同场景的应用建设,一方面以图形界面和“拖拽式开发”,赋能技术人员和非技术人员更快搭建所需的系统;另一方面,通过系统集成,打通不同部门、不同业务间的信息壁垒,凭借整合资源来提升效率。
从稳定性方面看,低代码开发平台支持应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,可以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措施,例如权限管理、防黑客攻击等,从整体上保障应用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三、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,让企业“轻装上阵”加快转型
作为专注于政企信息化建设、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厂商,美络科技目前已助力不少企业实现“轻装上阵”,完成数字化转型。
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立足标准化建设,把标准化作为架构管理的起点,帮助企业实现顶层的系统设计、系统开发、系统集成、系统实施及运维,为企业夯实数字底座。
这一切,在平台能力和数字化能力上都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以业务搭建为核心,实现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平台基于云架构,运用业界主流的Java技术框架,支持微服务技术框架,搭配“框架+组件+服务”的开发模式,为应用的快速搭建、迭代升级提供支撑——在系统开发阶段,提供丰富的组件和服务,助力开发人员快速构建业务应用;在系统运行阶段,提供多种运维和监控工具,结合容器技术,为系统部署、系统更新、系统运行、系统监控持续服务,实现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。
具体来说,在促进数字技术与业务彼此融合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,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拥有五大核心能力。
(1)场景构建能力
拥有完整的界面设计,支持创建表单、管理界面,支持创建完整的应用界面,可快速搭建运营管理所需的应用场景,做到调研即开发,开发即部署,更好地匹配企业的数字化需求,解决技术及业务上的难题。
云原生和低代码加持,支持云端开发和云端部署,可以大幅提高研发活动效率,更好地满足业务演进和变化的需求。
提供API接口的开发,除了内置现成的接口外,还支持API的快速开发,比传统开发更简单、更省时。
(2)业务中台能力
以数字化的形式高效搭建面向服务中心所需的各类创新微应用,让软件快速上线,简单灵活地解决前台的个性化需求。
具备强大的集成能力,通过统一的接口访问方式,可将多个“烟囱式应用”归整、集成,更加灵活敏捷地创建中台架构,扎实推动企业的精益化、智能化管理。 而且,在新旧系统迁移时,系统能够平稳过渡、良好运行,为前台业务提供稳定支撑。
(3)生态链接能力
通过平台的集成能力,轻松连接企业上下游的组织与系统,扩大企业的业务链服务范围,帮助企业积累更多的数据资产,以数据反哺业务,实现更为精细化的业务场景运营。
建立开放的生态体系,支持基于统一应用开发平台的应用生态,支持集成第三方的信创应用生态,支持国产化基础环境生态等。
首先是应用生态,支撑快速开发信创及非信创应用。以流程引擎、表单引擎、报表引擎、视图引擎、搜索引擎、权限引擎等组件服务,支撑各类应用快速开发迭代,如综合协同办公系统、电子公文传输系统、数字档案管理系统、督办管理系统、固定资产管理系统、会议管理系统、信息门户等,满足应用扩展与持续升级,形成应用平台;支持国家电子公文、流式与版式标准,确保现行增量文件使用公开的国家标准格式。
其次是信创生态,携手信创伙伴打造信创生态。平台实现从芯片到整机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、中间件以及各种应用软件的兼容适配,完成国内核心软硬件产品兼容互认,不断扩展信创国产化生态的边界,积极推动信创项目落地。
(4)一体化数据能力
基于弹性扩展架构,实现了海量PB级数据的高性能存储和检索,增强查询能力,实现大数据存储、管理和检索的高度一体化。
提供报表工具、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等,让数据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。
(5)智能化应用能力
支持与第三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进行集成,实现智能语音、智能问答、智能搜索等智能化办公功能,支撑多种智能化场景。
通过以上五大能力,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在开放自身能力的同时,不断与外界产生连接,获取外部的能力,帮助企业于变化中开新局,抓住新机遇,应对新挑战。
数字化转型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,无论是财力充足的大中型企业,还是缺人缺钱的小型企业,都无法做到一蹴而就。这条转型之路,企业需要走多久,我们无法得知,但有一件事是显而易见的:低代码开发将是未来软件开发中的一大趋势。在探索的路上,企业越早选择低代码开发,有望越快实现内部创新、降本增效,成功打造企业竞争壁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