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G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、数据中心、物联网、区块链……说起数字基础设施,相信大家随口都能说出几个概念。
如果要问:数字基础设施如何影响我们?无需多说,打开手机或电脑,那些购物、娱乐、出行、政务之类的数字平台,自会给出答案。
数字基础设施,顾名思义就是“数字化”的基础设施,是以数据创新为驱动、通信网络为基础、数据算力设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。
行进中的数字新基建
有别于传统基础设施,如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,需要通过钢筋、水泥、砖石及其他工业材料等,将人与人、人与物连接起来,数字基础设施通常用的是数据、软件、芯片、通信等“数字材料”,通过构建软硬件一体的基础设施,将人与人、人与物、物与物紧密相连。
从高速飞奔的5G网络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,到性能强大的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,再到低碳智能的数据中心、智能计算中心,以及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,诸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、智慧政务基础设施、OA等,都能成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典型代表。
不过,它们还不能完全诠释数字基础设施的整体性。比如,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态势如何?数字基建将为人类带来哪些变化?怎么推动数字基建落地?……一连串的疑问,或许我们可以通过“窥视”数字基建的一角去寻找答案。
以大家较为熟悉的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为例,根据业内对 180家计算机软件板块上市公司的统计数据,2021年,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,软件板块总营收 3793 亿元,同比增长 13.7%,同比增速出现回升。
将视线拉回国内,我国软件行业已从2012年的约 2.5 万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约 9.5 万亿元,增长近 3 倍,发展前景向好。
过去一年,国产软件百花齐放,发展势头动力强劲。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的驱动下,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需求明显激增,软件赛道上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国产玩家。
站在国家层面上,软件国产化解决的是自主可控的问题,关乎软件供应链安全。
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基础软件约95%左右的市场份额,仍被国外商用或开源软件所占据。工业软件亟待摆脱被“卡脖子”的困境。
实现自主可控,包括技术、产品、服务、系统等方方面面,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,更是保障经济安全、社会安全和民生安全的重要依托。
站在企业层面上,国产软件在能力上能否媲美国外软件、“丝滑”实现替代,满足业务的实际需求、促进长线发展,更是大家考虑的关键。
一边是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,一边是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,如何取得平衡?对此,我国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,意在加快软件国产化进程,推动信创发展。
何谓信创?
信创,即“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”,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数据安全、网络安全的基础,其核心与目的,在于通过行业应用,带动构建国产化信息技术软硬件底层架构和全周期生态体系,解决核心技术、关键环节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实现“国产替代、自主可控”。
2021年,工信部印发《“十四五”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》,明确“到2025年,信息通信行业整体规模进一步壮大,发展质量显著提升,基本建成高速泛在、集成互联、智能绿色、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,创新能力大幅增强,新兴业态蓬勃发展,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全面提升”。
2022年1月,国务院发布《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,指出“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,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,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。强化关键产品自给保障能力。”
在新技术、新需求和新政策的共同催化下,信创迎来爆发风口。我国的基础软件(包括数据库、操作系统、中间件等)和应用软件正逐步提升自身份额,在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。
作为“打工人”最为熟悉的应用软件,如OA、ERP、办公软件、政务应用等,在信创市场中占最大的份额,其国产化程度也是最高的。2022年,中国信创应用软件市场规模就达到了5944.40 亿元。(数据来源:证券市场周刊)
可以看到,国产应用软件在日常办公及某些关键业务场景中已经显露头角,开始具备替代国际品牌的能力。
面对信创的需求和挑战,我们该如何展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?
在本质上,信创是国产软硬件产业链在行业应用中的延伸,从底层硬件到基础软件,再到上层应用软件的迁移和适配。
首先,从底层硬件和基础软件来说,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,在CUP、操作系统、整机、数据库、中间件、流式文件、版式文件及电子印章等领域,业内不乏优秀的国产品牌。在市场反复验证下,这些国产品牌越来越受到用户的认可,成为推动信创的中坚力量。
其次,是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迁移和适配。这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来说,是尤为关键的一步。
面对信创的需求和挑战,我们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信创之路?又该如何展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?
一场数字新基建的缩影
在数字基建范畴,有这么一个工具,在支撑行业信创项目快速落地中,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作为信创生态链的重要成员,美络科技提出“平台+应用+生态”的信息化建设思路,推出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,帮助组织夯实国产化底座。
基于自主研发的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,组织可以快速构建数字化应用,满足自身在综合协同办公、政务协同办公、数字档案管理及移动办公等方面的需求。
从信创产业链的角度来看,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从后台管理到前台应用,实现了技术国产化,能够协同龙芯、飞腾、兆芯等国产CPU;中标麒麟、银河麒麟、鸿蒙、统信UOS等国产操作系统;长城、同方、曙光等国产整机;达梦、人大金仓、恒辉、瀚高、神州通用等国产数据库;金蝶天燕、东方通、中创等国产中间件;永中Office、金山WPS等国产流式文件;数科OFD、书生、福昕等国产版式文件;安证通、卫士通、金格、方正、吉大正元等国产电子印章,完成信创适配,帮助组织在信创的环境下迅速完成平台迁移、应用迁移和业务系统开发等工作。
从技术赋能实践的角度来看,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打造出“框架+组件+服务”的开发模式,提供流程引擎、表单引擎、报表引擎、视图引擎、搜索引擎、权限引擎等组件服务,让组织通过可视化拖拉拽的方式,快速开发应用,高效完成配置和部署。
凭借强大的可视化设计和编码扩展能力,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能够轻松应对逻辑复杂、大数据、高并发业务的需求,为组织构建多层级多维度、“PC + 移动”一体化的业务应用,比如电子公文、综合办公、会议管理、组织管理、移动办公等通用应用,或者是运营监控、内控管理等复杂的企业经营管理应用。
如今,已有多家央国企选择美络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,加强数字基建的整体布局,比如“华能集团—国产化OA系统建设项目”“国家电投集团—综合办公系统建设项目”,先是构建软硬件底层架构体系,再是开发数字化应用、推动平台迁移或应用迁移,顺利落实信创替代、加速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可以说,在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格局下,美络科技为企业打造出了数字基建的新样本。
未来,美络科技将持续通过低代码统一应用开发平台,聚焦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面临的困境,提供自主可控、可持续的信息化构建及实施运维服务,以新型数字基建助力客户高质量发展。